您好,欢迎访问内蒙古蒙邦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咨询热线

0472-6987900

生姜健体栽培技术

作者:点击:2936 发布时间:2019-11-08

      生姜是人们常用的调味品,又是健胃驱风的中药材。生姜产量高,种植成本低,经济效益好。生姜一般亩产2500~3000公斤,高亩产超过5000公斤。生姜栽培要获得优质高产,必须把握好几个要点: 

一、精细整地,有效轮作 

生姜属地下块茎作物,根系少,分布范围小,喜欢土层深厚、土质肥沃、有机质丰富的地块。生姜既怕旱,又怕涝。因此,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、水浇条件好、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种植,忌黄红土等粘性土壤。用来栽姜的土地在冬季进行深翻冻垡,使其风化疏松,春季及早进行精细整地,达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(暗坷垃),上虚下实,以利根系生长发育。整地时先撒石灰粉3540公斤,然后开沟种植。生姜喜荫,喜散射光,怕强光,要选择地势较高、排灌方便,前茬为粮田或大蒜田。生姜忌连作,应与其它蔬菜进行35年以上的轮换栽培,防止姜瘟病的发生危害。

 二、精选姜种,培育壮芽: 

(一)精选姜种 

生姜的品种在本地有三种: 

1、当地小片姜:姜头较小,分枝多、细,辛辣味较浓,产量一般较低; 2、周姜(莱芜片姜):姜头中等,姜的口味一般; 

3、狮子头大姜:姜头肥大,分枝少,姜的口味淡,适合于腌制,产量较高,今年徽商农家福在临泉县举办的姜王比赛中,单株产量达到2.2公斤。 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品种。种姜应在上年的留种地,选择健壮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,选择肥大、皮色鲜黄光亮、不干缩、不受冻、无病虫、芽眼饱满、节间粗壮的姜块作种。姜种要选“霜降”前后收获的老熟姜,老熟的姜种出苗齐壮。注意:病田块生姜不宜留作姜种。 

(二)培育壮芽:  

1、晒姜:于3月上中旬从贮藏窖内取出种姜,用清水洗去姜块上的泥土,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。 

2、困姜:姜种晾晒12天后,趁热堆放室内23天,姜堆上覆盖草帘,促进养分分解,此举为困姜。 

3、浸种消毒:用碧护3+80%多菌灵100克,兑水15-20公斤,浸姜种500公斤。在选种消毒时,凡发现姜块有水渍状肉质变色,表皮容易脱落的,说明已经受病害感染,必须淘汰。 

4、种姜催芽:有火炕法、阳畦法、电热毯加热法,任选一种,要求温度保持在2225℃,湿度保持在7080%,催芽时间2530天。选用短壮芽,(标准:芽长0.5-2厘米、芽粗0.6-1厘米、幼芽肥壮、顶部钝圆、色泽光亮),待姜芽长至1厘米左右取出即可播种。 

5、掰姜选芽:催芽后根据出芽情况及姜块大小把大块种姜掰成小块,每块重量5075克,每小块种姜只留一个壮芽,其余去掉。没有壮芽的姜块留两个较好的芽。姜芽发黑、断面有黑圈的不能用。伤口蘸草木灰。  


(三)适时播种,合理密植: 

播种时期:露地栽培可在4月中下旬播种,保护地栽培可在3月中旬播种。条沟起垄,姜沟上顶宽30厘米,沟深30厘米,做到深沟浅覆。沟底浇水洇透,垄被干燥。分批播种,先播大芽壮芽,后播小芽弱芽,姜块平放于沟底,芽朝一个方向,东西沟,芽朝东南;南北沟,芽朝西南。播后及时覆土23厘米。 合理密植:大姜70007500株∕亩,行距50厘米,株距1820厘米,亩用种量400500公斤;小姜75008000株∕亩,行距50厘米,株距1618厘米,亩用种量350400公斤。姜块的大小与产量关系较大,使用较大的姜块作种不但出苗早,加快生长发育提早成熟,而且产量高。因此每块种姜应以5075克为宜。 

三、施足底肥,多次追肥 

生姜需肥特性,对钾肥需求量大,对磷肥需求量较小,前期生长较缓慢,植株矮小,需肥不多,中后期生长旺盛,需肥量大。 

施足底肥:每亩撒施优质土杂肥40005000公斤,或有机肥100200公斤、生物菌肥24公斤、45%16-9-20)的配方肥7080公斤;中微量:高钙钾铵40公斤,锌肥2公斤、硼肥1公斤,然后精细整地,开沟起垄。 

追肥的原则:勤施薄施,由淡到浓。 

1、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,需肥量也小,但幼苗期很长,为使幼苗生长健壮,通常于苗高30厘米左右,具12个小分枝时,进行次追肥,每亩可施冲施肥30公斤,称为“小追肥”或“壮苗肥”。 

2、立秋前后进行第二次追肥,这次追肥对促进根茎膨大并获取高产起重要作用。这次追肥要求将肥效持久的农家肥与速效化肥结合施用,每亩可施腐熟饼肥50公斤,或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,另加复合肥1015公斤,称为“大追肥”或“转折肥”。 

3、“秋分”前后再追施一次“壮尾肥”或“膨大肥”,施复合肥1015公斤。施肥时注意不要淋到姜头,以防伤根烂叶。切勿单施、偏施氮肥,以防诱发姜瘟病。 

四、加强田间管理 
(一)、水分管理 

1、发芽期:底水要浇透,初水要适时。通常直到出苗达70%左右时才开始浇水,浇水后23天,紧接着浇第二水,然后中耕保墒,可使姜苗生长健壮。 

2、幼苗期:小水勤浇,及时划锄,破除土壤板结,暴雨过后,及时清沟沥水,做到雨过水干,防止姜田发生渍害。 

3、旺盛生长期:大水勤浇,宜在早晚,保持适度,防止积水。立秋之后,地上大量发生分枝和新叶,地下部根茎迅速膨大,植株生长快,生长量大,需水较多,一般每4~6天浇大水一次,经常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585%,有利于生长。收获前34天再浇一水,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带潮湿泥土,有利于下窖贮藏。

较多,一般每4~6天浇大水一次,经常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585%,有利于生长。收获前34天再浇一水,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带潮湿泥土,有利于下窖贮藏。 

(二)中耕培土 

生姜根系浅,只宜浅耕,防伤根诱发病害。除草、培土同步进行。土层疏松的可以免耕,但要培土,防止姜块露出地面。 

次培土在生姜有35个分枝,且根茎未露出地表时进行。一般在6月下旬,培土约2厘米厚,不能太厚,或者影响根系的透气性,造成生姜新芽生长受阻,分枝减少,根茎生长缓慢。 

第二次培土应在次小培土后约20天以后进行,厚度23厘米,此次培土也不能太厚。 

第三次培土为大培土,在第二次培土后1520天进行,也就是在大暑前后,厚度78厘米为宜,将原来的垄变成沟,原来的沟变成垄,群众称“倒姜沟”。以后若发现有姜芽露出也应及时培土,保证姜块正常生长。

 (三)适时遮荫,促进生长 

生姜属耐荫作物,阳光直射影响幼苗生长,播种后采用遮阳网或人工荫棚的方式遮阳,处暑后拆棚。采用遮阳网方式遮阳应在生姜种植前,按蔬菜简易大拱棚的结构打好木桩(或水泥桩),中间高处2米左右,两侧稍矮些(这样的高度既不影响透风,又不妨碍后期网下作业),将几幅遮阳网按地宽缝接在一起,以45幅为宜。生姜播种后,便把遮阳网固定在木桩上面。在生姜整个生育期用碧护喷施叶面,每隔10天一次,连续三次,促长防病。
生姜健体栽培技术

五、综合防治病虫 
(一)姜腐烂病 

又称软腐病、青枯病,俗称姜瘟病。是生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。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%~20%,重者达50%以上,甚至绝收,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,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一大因素。 

l、病状:生姜的根、茎、叶均可受害发病。病菌一般先在地上茎基部及根茎上侵染危害。发病初,叶片卷缩,下垂而无光泽。而后叶片由下至上变枯黄色,病株基部初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水浸状,继而根茎变软腐烂。后地上部凋萎枯死,并易从茎杆基部折断倒伏。 

2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带菌种姜和重茬姜田是发生病害的根源,水是传播病害的主途径。高温高湿、时晴时雨的天气,特别是土温变化激烈利于本病发生流行。在连作、土壤粘重、低洼积水、无覆盖物、偏施氮肥、中耕伤株的情况下,姜瘟病发生严重。 

3、防治方法:姜瘟病的防治要实行综合防治措施,以农业防治为主,辅之以药剂防治,以切断传播途径,尽可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。 

(1)要在无病田留种或精选无病姜种留种,做到单收单贮,严格剔除带病种姜。 

(2)严格实行轮作倒茬制度,好做到间隔57年,其间种植葱蒜、韭菜、甘薯、水稻、玉米等,不能种番茄、辣椒、茄子、马铃薯、花生等; 

(3)选地势高排水良好地块,深翻后每亩施石灰354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,整地时地面要平,姜沟不宜过长,以防排水不畅、田间积水,引发病害。 (4)注意排涝、控制灌水次数,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,增加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,特别是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,也能减轻病害发生程度。 (5)病株处理:当田间发现病株后,除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外,还应将四周0.5cm以内的健株一并去掉,并挖去带菌土壤,在病穴内撒施石灰,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。为防止浇水时病菌向下传播,应使水流绕过发病地带。 (6)施药防治:发病初期用碧生(噻唑锌)500倍液灌根,每株灌0 5公斤,连续灌23次;或3%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,每株灌0 5公斤,连续灌35次,大雨过后好补灌1次。还可选用20%噻森铜悬浮剂300500倍液或20%叶枯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%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。首此灌药应在发病前10天,以后隔101次,共灌45次。 

(二)、姜炭疽病 

l、症状:该病主要为害叶片。该病的典型症状先从叶尖及叶缘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,尔后向下、向内扩展成数个椭圆形或棱形褐斑,表面有晕纹。病斑连合成斑块,使叶片变褐干枯,潮湿时斑面出现小黑点。 

2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该病借助雨水或小昆虫活动传播。连作地,田间湿度大,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均有利于发病。 

3、防治方法:姜炭疽病应采取以加强裁培控病措施为主,结合喷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。  

(1)减少菌源:彻底清洁田园,勿施用混有病残体堆制而未完全腐熟的土杂肥,深翻晒土,均可有效减少浸染源。 

(2)轮作:切匆与茄科或生姜科其它作物连作或邻作。与水稻轮作效果好。  (3)高畦渌沟种植:施优质有机底肥,整平畦面,及时中耕培土,清除杂草降低田间湿度,适当增施磷钾肥。 

(4)喷药保护:发病初期可选用凯润(吡唑醚菌酯)、或20%咪鲜胺乳油800倍液,或80%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,、或25%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,或30%氢氧化铜悬浮剂300倍液,1015天喷l次,连喷23次。 (三)、姜斑点病 

1、症状:主要危害叶片。叶斑黄白色,梭形或长圆形,细小,长25毫米,斑中部变薄,易破裂或穿孔。严重时病斑密布,全叶似星星点点,故又名白星病。病都可见针尖状分生孢子器。  

2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:该病主要靠雨水传播,温暖高湿条件下易发病,尤其株间郁蔽,湿度大,植株连作,土壤粘重更有利于发病。 

3、防治方法:姜斑点病应以加强和改善栽培控病措施为主,配合喷药保护的综防措施。  

 (1)忌连作:因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源,故播种前应彻底搞好清园工作以及避免连作。与水稻效果轮作较好。  

(2)整地施肥:结合整地晒土起高畦,施足优质有机肥料,整平畦面以利灌排,避免单独或过量施速效氮肥,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增强抗性作用。  (3)喷药保护:发病初期可选喷68%精甲霜●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倍液、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隔710天喷一次,连续喷35次。 (四)、姜螟 

l、病害症状:姜螟俗称钻心虫。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,它的食性很杂,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,后钻到茎中继续危害。姜螟咬食生姜植株后,造成茎秆空心,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,使得姜苗上部叶片枯黄凋萎,茎秆易于折断。 2、生活习性:一年24代,以老熟幼虫在作物及杂草上越冬。一般6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,78月发生量大,危害重,一直危害至生姜收获。  

3、防治方法: 

(1)清理田圆:生姜收获后,将生姜的断株、枯叶及虫害苗、杂草清除干净,集中烧毁。  

(2)人工捕捉:发现幼苗被害时,找出虫口,剥开茎秆即可捉到幼虫。  (3)药剂防治:叶面喷施40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,或20%垄歌3000倍液或20%康宽3000倍液等。 (五)、甜菜夜蛾 

1、危害症状:初孵幼虫群集叶背面,吐丝结网,取食叶肉,残留表皮,3龄以后,将叶吃成孔洞或缺刻。 

2、生活习性:一年一般发生45代,成虫夜间活动,适应的温度2030℃,相对湿度5070%有趋光性,大龄幼虫有假死性。  

3、防治方法: 

(1)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,也可早晨或傍晚人工捕捉,但费工费时,相当劳累。 

(2)全田设置防虫网避免其为害,也是一个不错的措施。单一防治甜菜夜蛾,选择20目的防虫网即可达到防治效果,如要多种害虫同时防治,好选用3040目的防虫网。 

3)甜菜夜蛾幼虫表皮厚而光滑,农药不易侵入,一般农药防效果差,可喷施40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,或20%垄歌3000倍液或20%米满胶悬浮剂10001500倍液,710天喷一次,连喷23次。



0472-6987900
  • 手机站蒙邦益农